博艺讲堂:动画片《葫芦兄弟》是如何创作出来的?上电-美影技能大师工作室活动,听美术设计吴云初老师讲述美影精神

发布者:发展规划处信息员A发布时间:2023-12-20浏览次数:268

20231124日,由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联合张振晖技能大师工作室、动漫技能职工学堂(示范性上海职工学堂)、上海市动漫行业协会动漫教育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动漫行业协会实训中心共同举办的“光翼.大咖谈”活动在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如期召开。

活动邀请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导演吴云初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大咖分享会:《传承美影精神赋能中国动画人才培养》。

本次参与主题活动的有来自中华职业学校中高贯通动画班的师生以及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数字学院的同学们,还有在线学习的企业老师、包文君艺术设计名师工作室(市级)、许彦杰名师工作室(市级)的老师以及兄弟院校的师生们。


优秀的作品总是代代相传、经久不衰,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相信70后、80后、90后乃至00后,都对这句台词很熟悉。如果要评选一批最受儿童喜欢的中国动画片,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13集剪纸动画片《葫芦兄弟》,想必一定会入选。


角色形象鲜明生动,深入人心。自1986年播出以来,《葫芦兄弟》受到一代又一代小朋友们的喜爱,也成为了几代人难忘而珍贵的儿时回忆。葫芦娃曾被中国动画学会、上海电视台联合组织评选为“少儿最喜爱的卡通明星”。


吴云初老师于1960年考入南艺油画专业,本科毕业后进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工作他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工作近四十年,为《葫芦兄弟》等九部影片做了造型设计,为《鹬蚌相争》等十多部影片做主要动作设计,并导演了《蝶双飞》《雪狐》《魔鬼芯片》等十余部影片,多次荣获国内外大奖。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日本动画、美国动画进入中国,受到欢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开始尝试创作中国人自己的多集连续动画片,《葫芦兄弟》就是其中的一个项目。

经费不充裕,时间又紧张,如何能在《铁壁阿童木》等日本电视连续动画受小朋友追捧的情况下,制作出一部具有中国特色,同时又能够被小朋友喜的剪纸动画片《葫芦兄弟》呢?


创作过程中,无数遍地修改,在突出剪纸的装饰性这个民族特色和人物形象趣味性的前提下,同时结合二维动画的特点,删繁就简,最终形成了大家看到的七个葫芦娃、爷爷、蛇精、蝎子精、蛤蟆精等经典形象。不同人物的五官、脸型、穿着反映着每个角色的性格,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极具辨识度。


六十余年来,吴云初老师始终默默坚守在动画实践和教学的一线,为剪纸动画的传承发展和新世纪动画专业人才的培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期待着更多喜欢动画、愿意为动画付出的年轻人,扛起“中国学派”的艺术大旗,把国漫动画做大做强,推动国漫动画走向世界。

本次光翼大咖谈活动分为两部分,作为动画教育者,一直在探讨中国题材动漫艺术创作与师资培养,包括如何培养创造力与技术能力的结合、如何在早期阶段发现和培养有潜力的人才。


上海电影艺术学院数字学院包文君院长、技能大师工作室主持人张振晖老师、上海市动画行业协会办公室主任王含璟女士、上海惊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邓昕先生、环球ACG产业基地总经理颜重光先生、波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人才发展总监陈苏女士就“产教融合背景下中国题材动漫艺术创作与师资培养的思考与探索”进行主题交流,各位大咖根据他们的行业经验分享了很多宝贵建议。


本次活动以线上线下同步会议的形式举行,不仅为张振晖动画“中国学派”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老师们以及学院的师生们提供了学习的机会,也为在线的一百多名动漫技能职工学堂(示范性上海职工学堂)的企业学员们提供了学习服务,本次活动共计学习人员超三百余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