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跨界协同创新,深化服务赋能体系——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文化艺术科技工作委员会开展交流活动

发布者:发展规划处发布时间:2025-04-02浏览次数:28

202542日,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文化艺术科技工作委员会交流活动在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文化艺术科技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工委会”)主办,旨在进一步明确工委会职能定位,强化服务赋能体系,推动会员单位间的深度协作,共同探索文化艺术科技融合的创新路径。

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CEFA)成立于1986年,现有单位会员147家,是中国艺术职业教育领域覆盖面最广、涵盖学科最多、涉及行业力量最强的社会团体。工委会作为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协会文化艺术与科技融合发展的重要推动平台,以“跨界协同、创新驱动、服务赋能”为核心目标,深化科技与艺术的融合路径,推动会员单位在数智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

此次工委会交流活动聚集了来自全国多所职业院校、本科院校以及行业企业专家。活动伊始,与会嘉宾首先参观了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AI+艺术教育工作室、青影数字艺术资产开发实验室、虚拟拍摄影棚、AIGC数字艺术研创中心等多个艺科融合实验点,听取了学校在探索科艺融合发展过程中所作出的努力和成效。

工委会主任江泊首先对出席活动的各位嘉宾表示了热烈欢迎。他表示,工委会成立以来,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发挥了科技创新、教育服务的“头雁”效应,融科技之力,展艺术之美,致力超高清视听、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艺术科技研究及文化成果的转化、推广、应用,为艺术插上科技翅膀,不断推动艺术创作与新媒体、新技术融合发展。他强调,当下正处于数字化大背景中,希望通过各界努力,结出惠多方、促发展的“金果子”,加快推动新时代文化艺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当天举行的上海数据交易所数据产品挂牌敲钟仪式上,与会嘉宾共同见证了学校《舞蹈动捕捉数据库》成为全国首个高校数据产品成功登陆上海数据交易所。

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会长王丰向中国职业教育学会文化艺术科技工作委员会主任江泊、执行主任是科圣和副主任颁发聘书。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秘书长赵大志向工委会秘书长及副秘书长颁发聘书。

随后,中国职业教育学会文化艺术科技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是科圣作主旨发言。他首先回顾了工委会成立以来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又从共研课题,开展专项技术培训、联合开发前沿项目、优化工委会服务机制等四个方面就本年度工作进行了设想。他表示,工委会致力于整合行业资源,促进产学研协同,推动艺术职业教育的数智化转型升级。未来,工委会将不断优化服务体系,构建更具前瞻性的文化科技创新生态,与全体会员单位携手共进,共创文化艺术科技的崭新未来。

在交流讨论环节,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艺科工委会副主任、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校长梁跃表示,当下艺术职业教育应紧跟科技发展步伐,从科技使用角度入手,积极开展艺科培训项目。他还着重强调了数字化材料的重要性,认为这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此外,在教学方法上,他建议采用菜单式的学习案例,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培训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从而推动艺术职业教育与科技的深度融合。

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科研规划部负责人张晓华强调,应更注重群策群力,通过多方合作和资源整合共同推动艺术科技双向发展。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曹林以自身学校申报教育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经历为例,强调了人工智能应用对艺术教学的推动作用,建议制定相应的教学标准,同时联动同类院校资源,积极开展与AI相关的课题研究。国家一级导演、原黑龙江文联副主席王举从顺势而为、打破传统常规方面解读了科技与艺术的关系,他表示,科技是帮助艺术腾飞的翅膀,学校要读懂时代、跟随时代步伐,大力推动教学创新。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校长吴蕾则强调了校企合作在艺科融合发展中的重要性,建议学校应积极链接行业资源,协同合作、共同发展,不断推动艺科融合创新前行。上海市舞蹈学校书记、校长吴洁也表达了对艺科融合趋势的认同,他表示,以大数据为支撑的AI新技术将对未来教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艺术教育工作者对此要保持理性的头脑,一方面要推动新兴科技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另一方面也要确保文化艺术应有的人文关怀不失柔性和温度。此作为企业代表之一的青瞳科技公司,董事长张海威也谈到了艺术与科技相辅相成的重要性。他表示,AI是赋能艺术的工具并非替代者,因此在人才培养上应更注重人机协作和跨专业能力培养,同时,他还建议进行评价体系改革,积极利用AI推动艺术创新和数字化普及

最后,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会长王丰作总结性讲话。他以自身工作经历为例强调了艺术与科技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并分享了文化资源优势如何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的看法。同时,他表示,艺术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积极独特的作用,希望工委会今后在品牌建设和标准化工作上多下工夫。

交流活动当晚,与会嘉宾还来到上海国际舞蹈中心观摩了学校原创光影舞蹈诗剧《上海之光》等作品展演。《上海之光》由学校携手上海市舞蹈家协会、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发展基金会共同打造,通过舞蹈与光影的巧妙互动,艺术与科技水乳交融的写意凸显上海这座城市独特的节奏感和氛围感。演出结束后,与会嘉宾对作品的主创人员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舞者们灵动的身姿,配合科技感十足的光影特效,为观众奉献了一场艺术视觉盛宴,展现出上海在科技与创新领域的蓬勃发展,也实现了艺术与科技的和谐共舞,共同点亮未来。


Baidu
map